一、企業當年度未彌補完的虧損,能否在以后年度繼續彌補?
可以的。企業用當期的所得來彌補當期的虧損時,彌補得越多,交的稅就越少了。
若當年度還有未彌補完的虧損(如所得100萬,虧損120萬),那么企業可在以后年度繼續彌補,但普通企業最長不得超過5年,高新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最長不得10年。
二、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75%這一政策,到底能省多少錢?
企業所得稅的公式是: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
而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成本費用等各項稅前扣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以前年度虧損等。
所以稅前扣除越多,企業交的稅就會越少。而研發費用加計扣扣除的意思是,本身先稅前扣除,然后再“憑空”多扣除75%。
舉個例子,假設你企業2018年全年的研發費用是100萬,那么在2019年初匯算清繳時,你企業在研發費用上可以稅前扣除100萬+75萬,按25%的稅率算,你就相當于少交了75萬*25%=18.75萬的稅款。
三、如何才能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75%”優惠政策
1.公司決定立項研發活動
2.將委托或合作研發項目簽訂的合同在科技部門登記
3.設立會計科目(研發支出項目及其子項目)
4.設立該項目研發費用輔助賬
5.對研發支出進行會計核算
6.按有關憑證填制“研發費用輔助賬”
7.填報《研發支出輔助賬匯總表》作為財務報表附注報送稅局
8.填報《研發項目可加計扣除研究開發費用歸集表》
9.收集準備留存備查資料
10.向主管稅務局備案
11、進行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年度納稅申報,申報享受相應優惠政策
12、留存以上整個過程中的有關材料,以備稅局后續查訪管理
四、公司合并、分立時,如何處理稅務?
首先,不管是合并還是分立,原企業都要先向稅務局報告,并遞交《納稅人合并(分立)情況報告書》和原企業的《合并(分立)決議》復印件。需要注意的是,原企業有幾家,《納稅人合并(分立)情況報告書》就應該提交幾份。
其次,若是多家企業合并成一家企業前沒交完稅的,合并后的企業要繼續交稅或者補稅。
最后,若是一家企業分立成多家企業前沒交完稅的,分立后的企業不但要補稅,而且還要承擔連帶責任,因為分立與合并不同,分立前企業要盡量清稅。
五、企業營改增前發生的業務,現在還能補開發票嗎?
根據稅務總局(2018)第42號規定,企業營改增前發生的營業稅涉稅業務,不管是當時就已申報納稅還是后來補稅的,現在都可以補開發票,但只能補開增值稅普通發票。
企業開具或取得補開的增值稅普通發票后,應該完整的保留相關資料備查。
六、企業如何進行票種核定?
企業需提供以下資料到稅務局:
1.《納稅人領用發票票種核定表》
2.營業執照
3.發票專用章印模
4.經辦人的身份證原件
5.若是票種調整還需提供原《發票領用簿》
企業提交以上資料到稅務局后,只要符合條件,增值稅普通發票和電子發票都是當場就可即時辦理完成的。
而增值稅專用發票由于還有最高開票限額的審批,所以不能即時辦理完成,不過按照稅務總局的規定,各地稅務局辦理此操作最多不得超過2個工作日。
七、企業如何領用發票?
企業每期領取發票時,需向稅務局提交以下資料:
1.《發票領用簿》
2.《經辦人的身份證件》
3.增值稅稅控系統的專用設備(如報稅盤)
企業準備好資料后到稅務局申領增值稅發票,或者通過稅務局網申辦理。若資料沒有問題一般當場即時就可受理通過。
以上是賬易財稅小編為您整理的資料想要了解更多工商財稅事項和代理記賬服務請關注賬易代理記賬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