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記賬公司:從經濟工作會議可以看出,未來幾年是我們改革的大年,改革的重點在于服務于創新,推動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要求,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健全國家實驗室體系,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
創新是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以科技創新型企業為活躍主體的創新產業的發展水平,決定著各國搶占創新發展高地的先機。為加強對創新型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持,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已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財政支持體系,科技研發財政補貼、創新創業稅收優惠、產業引導基金、小企業低息貸款等政策工具在高新技術研發和轉移轉化、企業成長發展的各階段發揮了積極作用。
中國大力推動創新刻不容緩,不僅需要體制改革,還需要財政支持。不僅要通過改革破除發展面臨的體制機制障礙,激活蟄伏的發展潛能,打造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而且要加大財政科技投入,建立高效的創新稅收支持體系,支持產業引導基金,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2020年,預計財政科技投入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2013年,我國R&D投入總量首次超過日本,僅次于美國,居全球第二。2018年,我國R&D投入經費進一步提高到19678億元,增長11.8%,連續3年保持兩位數增速。其中,國家財政科學技術支出9518億元,比上年增長13.5%,增速較上年提高5.5個百分點;財政科學技術支出與國家財政支出之比為4.31%,比上年提高0.18個百分點。
2018年,中國R&D經費投入強度(R&D經費與GDP的比值)為2.19%,比上年提高0.04個百分點,連續5年超過2%,并再創歷史新高。2018年中國R&D經費投入強度超過2017年歐盟15國平均水平(2.13%),相當于2017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35個成員國中的第12,正接近OECD平均水平(2.37%)。
總體來看,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外部的壓力不容小覷,內部的改革進一步加速,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樣樣都離不開積極有效的財政政策。花錢的地方多了,就要有保有壓,就要將好鋼用在刀刃上。寶貴的財政資金,有效多安排、低效多壓減、無效要問責,這樣才能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以上就是賬易財務為大家整理的資料,想了解更多財稅咨詢請繼續關注代理記賬公司或直接私信我們